第153章长驱直入(下)
在吴蜀两国的盟约书内详细记载了如何平分魏国的土地,这也是🏪🜼吴蜀两国进军中原的路线图☭🂨👒。
雍州,凉州,并州,冀州,兖州归蜀汉所有;荆州,扬州,豫州,徐州,青州,幽州属于吴国。魏家司州🅧的土地,以函谷关为界,西归蜀汉,东属东吴。其中的荆州和扬州都只是二州的一部分,因此都属吴也没什么可争议的。
夺取新野算是打开了北上的道路,司州洛阳以及🗌🚍💅在豫州境内的许昌都是吴国的目标,不过却又不能直🁁🂸接去攻打。函谷关是东去洛阳,西接长安的咽喉之地,吴国若是奔着函谷关去,等于断了蜀人进兵中原的道路。
因此两国🄦⛟没有名言,却十分默契,蜀汉需要函谷关,洛阳这条道路进军并州,冀州,兖州三处,吴国可先去攻👙🉐取其余州郡。灭魏之后两家依据盟约交换便是了,🎯🔣这点变通还是有的。
荆州的情形与扬州十分相似,因为其地界跨过了长江,因此荆州也是由吴魏两家分别占据着。吴人称自己占据的地🞆👶🍙盘是荆州,魏国也是同样。魏国占据的襄阳郡半年前被吴国攻取,剩余的只有南阳郡🆠🐿🅦以及江夏⛟郡。而江夏郡也只是石阳以北的江夏郡土地罢了。
因此吴人接下来的目标便是收复完整的荆州,然后再🚏💖图谋其他的州郡。毕竟吴国渡江💇🏰而来,物资和兵员都🅧需要从南岸运送而来。若不把四周的州郡扫平,而贪图速度先去攻取许昌,后方便难以保证了。
新野一破,附近县城的魏兵也都不战而逃。十几万吴军可不是自己这千八百人挡得住的,继续守城那就是等死又或是投降。😉⛍🙊相反弃城而走的都跑去了南阳郡的治所宛城,名为不战而逃,实则聚集兵力。
守卫长江北岸的魏军原⛻本有十几万人,只是在司马昭攻取西城时分出了数万,又被钟会带去长安☸数万。留下的兵力在新野一战也死的七七八八,逃出去的大都往江夏方向,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
宛城的守军不过一万余人,收拢了各县的兵力后又在城中🍈🆆🍓征募青壮,好不🙱🎇🎽容易才凑出了两万五千人马。
这等兵力如何放在吴人的眼中?
不过十余日魏国的南阳郡二十几处县城,以及从南阳郡分出的义阳郡尽数被吴人🔈攻破,只剩☭🂨👒下南阳治所宛城还在负隅顽抗。
这并非宛城坚固,乃是吴人有意为之。
所图的是两个方面,宛城一破吴军便可兵锋直指许昌,而且可以由新野和宛两处出发夹击魏国的都城。另一方面宛城离洛阳😉⛍🙊八关之一的武关非常之近,同时和⚀🎗👋许昌,洛阳两大🗱重镇接壤,让吴人有些首尾难以兼顾的顾虑。
拖延攻取宛城的时间,既⛽☏可以吸引许昌和洛阳两方的魏军来救🄎🟦,又可以给蜀人些时💵间。
此时的蜀🄦⛟人尚在长安和司马昭钟会交锋,一时半刻是到不🍈🆆🍓了洛阳的。吴军十几万兵力要留守,要照顾粮道,再分兵去攻许昌,便显得有些不够用了。没有蜀军的支持,独自面对中原乃至河北的魏兵主力,施绩等人自问还没有这个实力。
由于这等考虑,从南阳郡分出的南乡郡作为兵临豫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没有受到吴军的进攻。一旦南乡郡再丢,豫州的治所许昌便完全暴露在吴人的火力之下。时🆌🎊🏙间未到,吴人也🔡🂍🍡不愿意轻易戳破这层薄纸。
……
战败的魏兵前后步骑三千余人,沿着长江北岸往江夏方向奔逃。沿途的烽火台早被吴人🟄🚪🖊占领,甚至在长江上还有吴军的战船穿梭而过。见吴人不来拦截,魏兵也不敢攻打烽火台,一路相安无事终于到达了江夏境内。
江夏太守桓禺是继文聘之后少有的能将,清廉俭朴不说,为人有威严又多施恩惠。江夏的军民🎐都称赞其能,说桓禺仅此于文聘。
就在施绩,留平等人进兵新野时,吴国大将陆抗的水军也杀入了江夏🎐🐑,在陆路配合陆抗行动的乃是东吴大将留略。留略是东吴名将留赞的儿子,荆州军🅉🄱副帅留平的大哥,是☭🂤🐲江南驰名的武人。
两支人马冲入江夏郡后,留略的两万步兵屯驻在石阳城外,牵制桓禺的魏军。陆抗利用舟船登陆地点灵活🅧的优势,先后攻取了⛝🛗🜞平春,南新,云杜三县。一举切断了江夏郡的两座重🔡🂍🍡镇,竟陵和石阳的联系。
石阳和竟陵各有万余魏军,江夏这里因为离中原极其遥远,又挨着长江,因此每每遭遇敌袭都是采取守势,这一次也不例外。直到平春等三县陷落的消息传来,桓禺方觉🔁♕得这次的吴兵恐怕没有往日那么简单。